外语电化教学

2006, (03) 3-1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
How Is Meaning Construed Multimodally——A case study of a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contest

胡壮麟,董佳

摘要(Abstract):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则是从层次、功能、语境、语篇、语域、选择等视角研究语言,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对语义的研究还只是特定的和片面的”(Halliday,1994:xx)。这意味着语义学不能穷尽来自各种源头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开展介入性语篇分析,特别是与多模态化相结合的计算机介入的语篇分析。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澳大利亚文化节上的一次PPT演示竞赛,分析了23个参赛作品,认为今天PPT演示已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成为一种新的语类。我们的分析表明:自然语言仍是表达,意义的主要模态,PPT演示的力量在于图像和音响等模态的运用参与主题意义的表达;在讨论时,应区别PPT既是工具,又是语篇,又是语类的不同概念;对PPT演示的研究可推动社会符号学的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多模态化;电子幻灯片演示;介入性语篇分析;计算机介入的语篇分析;语类;社会符号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胡壮麟,董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