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

2010, No.135(05) 20-2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ELE vs.ESP——th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蔡基刚,廖雷朝

摘要(Abstract):

外语通识教育或通识教育英语(ELE)这个概念最近频繁出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受到强力推崇和推广,被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转折点和深化大学英语教改的关键。本文从外语专家的观点和世界公共英语教学趋势等方面论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应是ESP,而非外语通识教育。文章分析了通识教育英语课程出现的背景以及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认为外语通识教育课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英语人文类选修课程(ECH),虽然它是结合内容学习英语的一个路子,并能满足不同兴趣的学生要求,但是它只能是基础英语后选修课程中的一类,它不是也不应该上升到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地位,更不是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发展方向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BYY027);;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09ZB15)阶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蔡基刚,廖雷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