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

  • TRANSLAT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AND EVALUATION OF MEDIA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Part1)

    <正> Introduction Whil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of the many nations ofthe world, one common factor shared by most nations i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media. One early source of this interest can be found in the use of media by foreignlanguage teachers in many nations. Teaching media such as audio recordings, moviesand television have been enthusiasticly employed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to:

    1988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18 ]
  • 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和评价之我见 从研究结果引出的若干可行性建议

    R·克拉克;赵奕;乔鸿兰;施茵;

    <正> 引言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许多国家对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颇感兴趣。在不少国家,这种兴趣较早地表现在外语教学领域。外语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录音、电影和电视这样的教学媒体,进行下列教学活动:

    1988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167 ]
  • 外语语言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王恒宝;

    <正> 一传统外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向学习者灌输目的国的语言知识,促使他们沿着语言的单轨积累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语言知识。授课语言首先为书面语。课用教材基于文学作品,而许多出自古典名著。教学行为的特征表现为一种目的语言符号孤立解码;复杂句和刻板的语法规则成为课上机械练习

    1988年04期 7-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138 ]
  • 价值工程在电教软件编制及评估中的运用

    章国英;

    <正> 近年来,编制电教软件不是拍录像,就是拍电影,或采用更先进的电教媒体,以致有人认为幻灯片、投影片是低级的、落后的、简单的软件,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没有什么可以搞的。从而忽视了价值规律对电教部门的影响,忽视和放弃了那些常规性电教软件的编制. 其实,各种不同电教软件的运用,(例如,幻灯片、投影片、唱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以及微机程

    1988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98 ]
  • 现代化媒体与符号

    梅家驹;

    <正>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媒体也大大发展了,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媒体,从而在诸如文化、教育、宣传、新闻、商业、公共关系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重大的作用;成为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必需品,而且今后还会越来越显示它的威力。这已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

    1988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80 ]
  • 关于传播与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

    鲍玉祥;孙昌群;

    <正> 教育是一种传播过程本世纪50年代初期,大众传播的理论研究首先在美国达到了空前繁荣,随着传播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日趋鲜明,传播学的许多基本观点,研究方法被人们所关注。从70年代起,西方的一些教育学者开始提出将教育过程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来研究,引起教育界

    1988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70 ] |[阅读次数:130 ]
  • 教学媒体选择研究述评

    胡颂华;

    <正> 教育技术研究者早就知道,用任何媒体辅助教学,都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随着媒体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又认识到,没有一种媒体在一切方面都优于另一种媒体;也没有一种媒体能对任何学习目标和任何学习者发生最佳的相互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具体地说,即面

    1988年04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142 ]
  • 音像教材评审的有关问题

    黄光远;

    <正> 音像教材评审不只是要解决一个方法问题,涉及到有关的制度、政策、组织、人员等,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讨和模索。本文仅就音像教材评审组织、内容、标准及人员提出建议。

    1988年04期 24-2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9 ] |[阅读次数:80 ]
  • PDCA循环在电教管理中的作用

    李志峰;

    <正>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上进行质量管理四个阶段的简称。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简称PDCA循环,PDCA循环是解决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步骤,可以测量一个系统的管理水平高低及其成效的大小,其方法就是看PDCA循环运转快不快。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管理环。

    1988年04期 2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 ] |[阅读次数:65 ]
  • 高校电教专业人员如何实行弹性工作制

    金振坤;

    <正> 电化教育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各种做法和经验,在这里我主要谈谈电教专业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的问题。一、电教专业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更符合其工作特点。电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对于这样一个系统的管理,既要着眼于物更要着眼于人。要使在这个系统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相互适应,充分发挥作

    1988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74 ]
  • 外语录像资料的著录初探

    杜泽鳌;

    <正> 根据VHS录像带播放时间长,存储信息多和书面资料少的特点,我室通过实践对多数来源于国外的录像资料,按带头或带尾的有关资料进行著录。题名以带头名的全称为著录标目。责任者项根据西文著录条例,以编剧或改编为第一责任者。但在实际著录中,部分资料查不到编剧或改编,则规定取导演为责任者标目,若带头或带尾两者均无,就取制片

    1988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54 ]
  • 高校外语音像资料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陈仁玉;

    <正>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先进的教育传播手段的出现,各种外语音像资料随之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视听教学阵地,数量成倍增长。它的发展正和图书资料并驾齐驱。因此,搞好我国高校外语视听资料的系统建设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1988年0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130 ]
  • 英语视听说教材练习的设计

    雷衍春;

    <正> 视听说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本课程直观、生动,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是一项比纯听力、口语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初步设想,如果资料丰富,本课程可以逐步替代听说,特别是替代口语课程。

    1988年04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5 ] |[阅读次数:142 ]
  • 学生听VOA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邱瑞青;

    <正> 学生听VOA新闻时产生的一些困难 1.不了解新闻的背景。学生在听VOA报道我国的新闻时,能理解基本内容,但听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报道时,就不易理解,往往只听懂片言只语,不能领会基本意思。究其原因,有些学生平时不甚关心国际时事,对报道中错综复杂的事件不知所云。

    1988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9 ] |[阅读次数:59 ]
  • 微机辅助英语教学ENG系统

    李友松;

    <正>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使用ALPHA MICRO多用户分时系统微机(一台主机,24台终瑞),移植了另一机种辅助英语教学程序,并对数据结构、功能模块等都作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变成了ENG辅助英语教学系统。现简介如下:

    1988年04期 34-3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64 ]
  • 巧用Apple Ⅱ Wordstar建立小型英文文稿数据库

    宋大中;

    <正> 英语教学常用的补充材料、文稿,几乎每学年都要重复打印,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为视听资料配套的文字材料要想提供给学生更无法解决。我们在Apple Ⅱ微机上用Wordstar建立小型英文文稿数据库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一条途径。现将我们研究实验的一些使用方法介绍出来,供有兴趣的读者使用时参考。

    1988年04期 3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31 ]
  • 自行设计演播室的悬吊装置

    张政诚;王翔达;

    <正> 制作电视教材,除对环境和条件有特殊要求外,大部分教材制作的工艺流程都要在演播室内完成。而演播室在电教建设的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灯具、音响设备的悬吊装置的开支也是十分可观的。如何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作演播室的部分设备,是我们勤俭办电教的重要实践。

    1988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78 ]
  • 不可忽视的视觉元素一字幕

    刘万年;

    <正> 字幕是电视、电影教材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使用字幕的有片名、标题、定义、公式、图表、注解、职员名单,等等。因为电视教材是擅长表现动感的艺术,所以根据教学效果的需要,字幕的出现也应体现动感,给人以美感。本文着重谈一谈字幕的表现方法。

    1988年04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0 ] |[阅读次数:67 ]
  • 使用无线传声器应注意事项

    刘廷明;

    <正> 近几年来,在电化教学中,无线传声器得到了普遍使用。这种传声器是怎样工作的,它和一般的传声器有什么区别,使用时应注意那些事项,这里向大家作一介绍。无线传声器采用的是调频技术,它的组成由电容式微型传声器,调频发射机和天线相互联接。人讲话声音传到传声器,转变为电信号,去调制发射机

    1988年04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35 ]
  • 初中英语的CAI探讨

    沈雅丽;卓国成;朱航;

    <正> 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同学们反映:使用计算机做英语题目,题目多、形象生动、印象深刻。教师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出题与阅卷方面都减少不少重复劳动。现将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主程序“初中英语练习“用Apple soft BASIC编成。包括启动程序、连词成句程序、二词选择程序、多词选择程序、选择填空程序和元音程序。除题库外,程序共占3K内存。

    1988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4 ] |[阅读次数:91 ]
  • 用“同步幻灯”进行英语教学的尝试

    蒋尔钿;钟贤广;

    <正> 1986年第2学期我们采用了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英语第二册视听说投影教材》(以下简称“同步幻灯”),在初一(下)进行试验。经过短短的一学期的试验,我们体会到用“同步幻灯”教英语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效果明显。根据教材语言教学点的安排,我们一般是在完成教科书的这部分教学之后,再使用这套教材的,每个单元的投影片和录音一般安排一个教时。下面是我们在上“Unit Five Lesson Eight”的具体步骤。

    1988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84 ]
  • 语言实验室与中学外语教学

    张家新;

    <正> 一、在语言实验室上新课中学外语教材中,课文部分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一般来说有小说节选、短剧、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短篇故事、人物传记、名胜古迹和科普常识等。课文中既有典型句式,词的多种用法,又包括了常用的语法项目,是学生吸收外语知识的主要来源。课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要学生模仿标准语音语调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程度不整齐,我们在语言实验室同时播放两种语速的录音。一种是正常朗读速度的,另一种则是给学生留有跟读时间的。这样,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听其中的一种,并逐句模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1988年04期 45+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184 ]
  • 对教育技术前景的再评估

    D·伊利;T·普洛姆卜;朱纯;

    <正> 50年来,教育技术巳从早期的对传播媒体和设备的管理、使用,发展到目前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基础上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这个时期是以新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的,而每一项新的技术都被宣布为是具有使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潜力的重大突破。研究教育技术的学者巳考证了从无线广播、电影、幻灯、电视、程序教学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其间每一项新技术都被认为是教科书的替代物,是课堂向世界的扩展或是某些教育功能的补充。但本文作者们纵观现实情况、并未看到各地传播技术的使用巳引起重大的革命性变化的迹象。所观察到的是这些技

    1988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4 ] |[阅读次数:107 ]
  • 莫札特(四)

    <正> Laura: Please don't ask me to go backagain. I'm frightened. I'm very, veryfrightened. Salieri: Are you sure it's an opera? Mozart: I don't have it yet. Salieri (in disguise): Are you neglectingmy request? Mozart: No, no, I—,I promise you I—, I'IIgive you a wonderful piece, the bestI ever can. This is my wife, Stanzy.I've been sick, but I'm all right now,aren't I?

    1988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6 ] |[阅读次数:16 ]
  • 《外语电化教学》1988年1—4期总目录

    <正>~~

    1988年04期 52-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1 ] |[阅读次数:2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