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颖;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变化,新变化要求教师以新角色来适应新的生态位,发挥相应的作用,以保持该系统的平衡。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技术与学生;教师和学生通过技术建立联系,并产生互动。在该系统中,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与学生亦师亦友,发挥着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的作用。本研究运用生态位理论来探索网络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意义,为网络教育教学提供了新视角。
2012年02期 No.14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445 ] |[阅读次数:139 ] - 李四清;
在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外语通识教育的理念受到普遍关注,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文章基于对一组定义和关系、需求和趋势的梳理和分析,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核心内涵,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然后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对基于该内涵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进行了探讨。
2012年02期 No.14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193 ] |[阅读次数:295 ] - 刘进;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课程设置理念,对转型期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了动态、兼容、和谐的"模块+选修"课程构想,为解决目前专业硕士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失调"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2012年02期 No.14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42 ] |[阅读次数:184 ] - 王毅;王维倩;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是否应转向通识教育这一命题引发了诸多争论。本文在厘清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2007)为立论依据,将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的知识结构等视角考察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大学英语教学不是通识教育,不能独立担当起通识教育的重任。
2012年02期 No.144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1462 ] |[阅读次数:229 ] - 杨劲松;
本研究针对英语写作课程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以课程的"零"目标、"零"主体、"零"教材、"零"教室等理念践行自下而上的英语写作零度课程,旨在让学习者从自上而下的灌输模式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的原点,即以实现人的解放兴趣为目的,并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重点到以完成主体塑造为重点的两个转变,这样课程的意义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得以建构和提升。
2012年02期 No.144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79 ] |[阅读次数:161 ]
- 葛宝祥;王琦;王云杰;李燕;
由主导式自主学习原则、互动式教学原则以及多元式评价原则组合而成的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原则将学、教、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兼容共存、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生态联动机制。在目标认同的基础上,本原则借助自身固有的导向功能,将主动认知与互动体验引入外语教学,强调外语教学体系内部良性循环与外部网络环境独特优势的协调与交融,全力推动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和社会化,从而实现非目的语环境下外语教学效能的最大化和外语教育质量的最优化。
2012年02期 No.144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78 ] |[阅读次数:264 ] - 孙先洪;任连奎;
写作技能是反映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写作生态理论为基础,对网络博客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即把网络博客等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写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012年02期 No.144 52-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19 ] |[阅读次数:199 ] - 朱政贤;穆惠峰;
本文依据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生态化整合理论,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协同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基于播客和博客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应用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证明了该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及自主学习等具体教学环节上能够促进构成自然和谐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使得各教学要素能够更加协调地相互作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该研究也证实了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各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能够达到兼容与和谐,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生态化,在一定程度上细化和深化了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生态化整合理论。
2012年02期 No.144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1124 ] |[阅读次数:287 ] - 郭剑晶;
本文以一所二本院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教师和行业内人士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非语言类专业的ESP教学现状,从职业需求角度对ESP"教"与"学"进行需求分析,找出现存的问题,探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012年02期 No.144 61-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64 ] |[阅读次数:120 ] - 张芸;
以多模态化教学理论为指导,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美文学多模态化教学实践。强调在课堂讲授中辅以图片、网络截图、电影视频、声音等资源,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加深学生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印象,强化原著作品的意义,消解单一的文字模态带给学生的枯燥感和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困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2年02期 No.14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186 ] |[阅读次数:208 ] - 任丽;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进行口译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进行生态化口译教学的有关问题,并利用一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生态化的口译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的提高。
2012年02期 No.14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63 ] |[阅读次数:237 ] - 叶卫华;
网络资源在双语课程教学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管理学双语课程为例,梳理了与管理学相关的尤其是视频方面的网络资源,分析了网络资源在双语课程教学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12年02期 No.144 73-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26 ] |[阅读次数: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