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军;陈国华;
经过语法标注的语料对语言的研究、教学、测试、词典编撰等各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语法标注的体系存在四个主要问题:(1)标注的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结构,有的侧重功能,有的侧重语义;(2)标注的层次深浅不一;(3)在语法范畴的划分和术语的使用上各行其是;(4)国内树库的建设原创性不足,标注不够深入。本文作者从语言共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通用的英汉谓词语法标注方案,区分语法形位和词汇形位,对语料的切分尽可能做到使英汉形位在形式、功能及意义上相互对应。我们通过对一个小规模英汉平行初级儿童读物语料库里的谓词进行标注,结果证明这套标注方案是可行的。
2014年02期 No.156 3-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54 ] |[阅读次数:276 ] - 庞双子;
类联接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以来,从最初的词汇在"语法范畴间的共现关系"到2006年麦肯瑞(McEnery)将其列为词条为止,其内涵和外延逐渐扩大。本文从此概念提出的语言学史背景为起点进行分析,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语料库驱动和基于语料库)及语料库技术的发展对类联接概念的演变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类联接概念的不断完善,正是这两种研究范式在对立中融合的体现。在将搭配研究推向更为抽象的层次的同时,类联接也充分反映了语言在各个层次的语法现象,从而将两种研究方式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014年02期 No.15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056 ] |[阅读次数:184 ] - 李金彩;刘龙根;
近年来,西方语言分析哲学出现的实验转向引人注目。一些语言哲学家诉诸实验手段,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语言哲学命题展开实证研究,其研究结果往往与坐而论道的哲学家持有的观点大相径庭。由此引发的问题包括:直觉判断是否受专业知识影响?普通大众的直觉判断是否可靠?语言哲学研究是否应倚重专家的直觉判断?针对这类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81名受试关于专名指称的语义直觉进行研究,发现语言学专业知识的确影响语义直觉判断;而且得出初步结论:专业知识越丰富,直觉判断的可靠性越高。
2014年02期 No.15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94 ] |[阅读次数:144 ]
- 付道明;吴玮;
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外语泛在学习的内涵与有效性外语泛在学习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本研究所涉及的"有效性外语泛在学习"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学习生成论为逻辑基础,对有效性外语泛在学习生成模型进行了建构;然后,论文对有效性泛在学习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进行了建构;最后,论文对有效性外语泛在学习的评价体系与要素进行了分析。
2014年02期 No.156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905 ] |[阅读次数:138 ] - 阮全友;
本文以我国华中地区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如何结合QQ平台改进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并拓展课内外学习的深层内涵。结果显示,本教学模式设计合理,从实践共同体的三个核心要素来看,能够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并为高校英语专业和其他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2014年02期 No.156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048 ] |[阅读次数:210 ] - 司炳月;霍跃红;
本文基于语料库,从翻译文体学的视角对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夫妇在其所译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所留下的情感指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英文译本与汉语原文无论是在情感词汇的使用数量、密度还是情感强度方面,都存在差异:汉语原文带有明显的消极情感倾向,而英语译文则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情感趋势。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二者都呈现为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交替出现的波浪式流动模式。这说明译者对于中国语言文字及情感因素能够精准把握,但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对译者的情感指纹进行研究,超越了语言层面,拓展了译者文体风格研究的维度。
2014年02期 No.156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1961 ] |[阅读次数:205 ]
- 沈骑;
在中国从"本土型"大国向"国际型"强国转型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正处于重要的变革和转型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课程"生存危机"。当前大学英语改革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明确其课程的合法化价值,回答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根本问题,同时还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价值体系。基于课程价值理论,本文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多重价值维度,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价值分析框架,以利于各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和价值整合,凝练大学英语课程内涵,彰显个性化创新特色。
2014年02期 No.156 61-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740 ] |[阅读次数:165 ] - 陈冬纯;
当前,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本文阐述本土化CBI教学理念的内涵,论述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职能改变、特征以及教学设计,梳理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以团队合作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驱动"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014年02期 No.156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054 ] |[阅读次数:370 ] - 符雪青;
本研究对某高校884位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后,学生对提高英语技能、后续选修课程、学习目的和目标等方面的需求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的设计、教学模块、教材资源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2014年02期 No.156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67 ] |[阅读次数: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