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科研方法特约稿

  • 研制多套难度相似的思辨技能量具:实践与反思

    文秋芳;李英杰;孙旻;张伶俐;杨松;

    本文第一作者曾在2008年构建了调查我国大学生思辨技能现状的首套量具。本研究以此套量具为参照点,力图构建多套难度相似的平行量具,用于跟踪调查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技能的变化。本文将详细描述这些平行量具的研制过程,同时也评述我们对量具构建的反思,旨在为其他构建跟踪研究所需多套量具的研究者提供启示。

    2014年04期 No.158 3-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732 ] |[阅读次数:203 ]
  • 如何在外语教育研究中科学地使用调查法——基于我国外语类CSSCI期刊文章(2008-2013年度)的分析

    郑新民;王玉山;

    调查法(survey)是包括外语教育研究在内的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调查总体的确定、样本的选取、样本的大小、抽样的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收集数据的质量,继而影响到整体研究数据的诠释质量。本文以2008-2013年间我国10种外语类CSSCI期刊中发表的调查类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阶段抽样,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调查法在外语教育研究中的使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的调查主题、调查对象、调查手段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存在研究样本的大小达不到统计要求、抽样策略乏善可陈、样本抽取步骤不详细、不例举访谈问题、不附调查问卷或量表等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外语教育科研人员和一线外语教师科学、严谨地使用调查法,提高外语教育研究的意识。

    2014年04期 No.158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63 ] |[阅读次数:199 ]

外语教育技术研究

  • 外语教师TPACK结构及其技术整合自我效能研究

    王琦;

    本研究调查了150名外语教师的TPACK结构及其技术整合自我效能状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发现:外语教师TPACK整体准备不够充分,技术知识水平较低;技术整合自我效能及各维度水平中等,但对运用技术有效整合教学提高学习质量信心不足;TPACK与技术整合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且TPACK对技术整合自我效能有积极预测和显著影响,即教师知识结构(TPACK)是提升其技术与教学融合自信心的动因。

    2014年04期 No.158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454 ] |[阅读次数:237 ]
  • 美国信息素质标准化评价工具SAILS的设计开发及对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借鉴作用

    胡礼忠;严丹;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而针对评价指标设计和开发可操作性强的测试工具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美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早,目前信息素质标准化评价工具SAILS开发较完善且已普遍推广。本文重点介绍该评价工具的设计理念、开发过程和测试原理,展示其科学严谨的开发流程及优势特色,同时探讨其对我国设计开发类似的信息素质标准化测评系统的启示,并以英语文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评价及其对于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指标为例来说明其在我国应用于具体学科专业的可行性和设想。

    2014年04期 No.158 21-2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560 ] |[阅读次数:150 ]
  • Ordinate与SpeechRater口语自动评分系统评述与启示

    罗凯洲;韩宝成;

    口语自动评分系统是全自动口语考试的核心技术,为大规模口语考试的实施带来新契机。在口语自动评分领域,Ordinate与SpeechRater评分系统被公认为典型代表,但普通考生、教师乃至一些测试研发者对这一新生事物并不十分熟悉,甚至抱有误解。本文试从系统架构(语音识别、特征提取、分数计算)及评分质量视角对比评述两大系统,以期揭开口语自动评分过程的神秘面纱;并从系统与考试构念及任务的关系层面切入,评论两大系统带来的启示。

    2014年04期 No.158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25 ] |[阅读次数:172 ]

外语课堂模式与教学环境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卢海燕;

    新兴教学资源方式"微课"和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国外已经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该教学资源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已成为国内外语界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微课"和"翻转课堂"概念和特点的研究,以及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特征、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分析,试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4年04期 No.15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6822 ] |[阅读次数:608 ]
  •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及策略培养研究

    刘重霄;

    通过对目前英语课堂提问研究存在的主体单一、视角片面和目标宽泛等不足的分析,指出了英语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利用计算机的外语自主学习平台等工具和渠道,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了数据采集。在对学生所提问题的数量、类型及质量、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和提问习惯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得出了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的学生问题意识的水平大体相当、个人因素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注重知识积累、培养科研意识、选择学习策略、强调教师引导策略和基于课程、方法和内容的立体化模型构建。

    2014年04期 No.158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356 ] |[阅读次数:186 ]
  • 大学英语课堂环境评价与效能建构的实证研究

    韩大伟;邓奇;

    本文以国内高校154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师生访谈等大规模实证研究考察大学英语课堂师生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的认知与评价,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探讨如何科学地评价与建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提高学习效能。研究结果为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可以通过改进大学课堂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效能。

    2014年04期 No.158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1382 ] |[阅读次数:187 ]

课程与语言教学研究

  • 国外外语课程设置研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彭梅;冯瑗;

    本文在对curriculum和syllabus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外语言课程设置研究的发展历史,结合国际上语言课程设置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来自全国的156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相当比例的教师对语言课程设置理论不甚了解,其教学实践距离规范的外语课程设置模式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本文从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面分别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2014年04期 No.158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2340 ] |[阅读次数:272 ]
  •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学生英语一般将来时使用对比研究

    宋红波;王雪利;

    本文利用AntConc3.2.1w软件统计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与外国(英美)高校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以及CLEC五个子语料库中英语一般将来时的使用情况,剖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学习者、以及各个阶段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一般将来时的使用差异和原因,并为英语一般将来时的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2014年04期 No.15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823 ] |[阅读次数:238 ]
  • 基于听音强化的多维词汇知识附带习得与保持研究

    闫丽俐;

    本文以60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其在自然听音(NL)和听音强化(LV)两种模式下的多维词汇知识(词形、词性、词义、语法、语义、语用、语体)的附带习得和保持情况。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事后检验及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这两种模式均可显著地促进多维词汇知识的附带习得和保持,并且听音强化模式的效果更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听音强化模式下的词汇附带习得。

    2014年04期 No.158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914 ] |[阅读次数:111 ]
  • 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培训评价研究

    郭遂红;陈元骊;

    科学的网络培训评价有助于避免网络培训的形式化,有助于评估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情况、了解培训的不足及问题,为后续培训提供经验借鉴与数据支持,最终促进教师发展。本研究借鉴Kirkpatrick(1998)四层次模型,结合国内关于评价内容、评价材料、评价主体等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收集资料及数据,分析当前网络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构建符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网络培训评价体系。

    2014年04期 No.158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55 ] |[阅读次数:205 ]
  •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关系及促进对策研究

    刘萍;

    自我效能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有效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其英语学习的信心。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自主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对策。

    2014年04期 No.15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827 ] |[阅读次数:161 ]

本刊启事

  • 本刊稿约及格式要求

    <正>本刊长期开设应用语言学栏目,如网络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多媒体及网络外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多媒体外语教材评价研究等,近期关注MOOC/慕课、SPOC/微课与外语课程教学改革栏目,欢迎踊跃投稿。本刊来稿技术格式等要求如下:1.标题要新颖、清晰、间洁、明了,避免笼统;2.题目、姓名、地址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这5个项目要附英译;3.关键词简短、突出,有代表性,能体现本文整体概念,以便于搜索。2—4个。4.请一定注意区分全角、半角的标点符号,如,,和。.之分;区分中文顿号及英文逗号的用法;连字符-与破折号——的用法;避免

    2014年04期 No.158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959 ] |[阅读次数:31 ]

  • MOOCs时代的高等外语教学——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创新研讨会(会议通知暨邀请函)

    <正>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一词横空出世。全球性慕课建设和研究方兴未艾,汹涌冲击着中国高等教育。国内外知名学府纷纷参与并启动MOOCs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慕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高度融合的集大成者,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典型的革命性教育范式。高等外语教学,作为最有可能接受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课程模式的一个基础学科门类,该如何直面不期而至的慕课理念和现实的冲撞?为此,作为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学刊,我们率先倡导借助于MOOCs理念,创新高等外语

    2014年04期 No.15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591 ] |[阅读次数:20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