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

“虚拟教研室”研究特约稿_专栏引言

  • “云连接论”与多语种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研究导论

    文秋芳;

    <正>经过2020年至2021年近两年的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成功举办了第一期“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简称POA)云共同体。2021年12月我们决定开展第二期,并在网上发布招募通知。2022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我们申请的云共同体也在其中,名称为“多语种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为了保持延续性,

    2022年06期 No.20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2107 ] |[阅读次数:0 ]

投稿启事

  • 《外语电化教学》关于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正>为了方便广大作者投稿,提高本刊编审效率,抑制不法之徒盗用我刊身份诈骗作者钱财的现象,本刊编辑部已于2016年3月正式启用网络在线采编系统,同时废止过去的所有投稿电子邮箱,也不再接受打印稿。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为:www. wydhjx. cbpt. cnki. net,也可扫描右方二维码进行投稿。提示:四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稿件处理回复,默认为自动退稿。

    2022年06期 No.20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0 ]

“虚拟教研室”研究特约稿

  • “云连接论”修订、阐释与应用——兼述虚拟教研室建设

    文秋芳;

    基于2020—2021年第一期“产出导向法”云共同体(虚拟教研室)的实践与理论的循环互动,文秋芳(2022)构建了“云连接论”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提出“认知连接”“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是云共同体有效学习的条件和衡量标准,并应用于2022年成立的第二期云共同体。该研究结合第一期云共同体和第二期前十个月的实践,对原理论进行了修订,同时将三种连接分别细分为两个子类。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认知连接和情感连接分别包括个体认知连接和群体认知连接、个体情感体验和群体情感体验。根据连接对象的不同,社会连接分为个体与个体连接和个体与组织文化连接。POA云共同体建设大致分为尝试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个阶段中三个连接的建设目标不同。尝试阶段的目标是建设中强度的认知连接、低强度的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发展阶段的目标是建设中高强度的认知连接、中强度的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深化阶段的目标是建设高强度的认知连接、中高强度的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该研究最后以尝试阶段为例,提出落实三个连接的建设目标的可操作性建议。

    2022年06期 No.208 5-1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2008 ] |[阅读次数:0 ]
  • 云共同体学员个体认知连接发展研究

    陈浩;邱琳;

    认知连接是云端学习发生的基础条件。本研究以“云连接论”为理论基础,采用个案研究,探究云共同体内一位优秀教师学员与“产出导向法”“促成”理论的认知连接发展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认知连接发展的原因。研究发现,认知连接经历了理解“促成”标准、应用“促成”标准和在实践中改进“促成”活动三个阶段。促进学员与“促成”理论连接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行合一的活动设计原则,层层推进的“问题链”,分阶段的学习模式。本研究为虚拟教研室认知连接的策略研究提供借鉴。

    2022年06期 No.208 11-1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608 ] |[阅读次数:0 ]
  • 云共同体成员与组织文化的社会连接研究

    毕争;段长城;

    “产出导向法”云共同体的组织文化包括目标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文章采用个案研究,基于共同体成员反思日志和访谈数据分析,探究成员与共同体组织文化连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发现,成员与组织文化的连接大致经历理解、认同和内化三个发展阶段。从纵向维度看,成员与组织文化的连接具有递进性,从认知层面向情感层面,再向行为层面发展。从横向维度看,成员与组织文化的连接具有动态性,两者都在不断变化,彼此相互影响。

    2022年06期 No.208 16-2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78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关键事件的云共同体群体情感连接研究

    张伶俐;张文娟;

    群体情感是影响共同体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云共同体活动的三个关键事件,深入探究群体情感连接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群体情感连接的形成过程是个人情感逐渐趋同的过程。促研员与学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维情感互动促进了积极情感的趋同和消极情感的转化,吸引—选择—磨合的力量统一了群体情感。影响群体情感连接的因素有榜样的示范引领、创新的组织形式、情感的拉推机制等。本研究对于构建虚拟教研室的群体情感连接策略具有启示作用。

    2022年06期 No.208 21-25+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678 ] |[阅读次数:0 ]
  • 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云共同体身份转变的叙事研究

    张虹;孙曙光;

    文章基于“云连接论”,采用叙事研究视角,以一位西部高校外语教师为研究参与者,探究其在参加第一期云共同体后身份认同转变的过程。研究发现,该教师参加云共同体前期、中后期以及离开共同体后身份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挫败的POA入门者”“被认可的POA追随者”“自信的POA传播者”。基于研究发现,文章探讨了该教师身份转变的过程及其与认知连接、社会连接和情感连接的关系,进而阐释云共同体促进其身份转变的具体策略,以期对其他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借鉴。

    2022年06期 No.208 26-3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387 ] |[阅读次数:0 ]

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框架与核心内涵初探

    王海啸;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也体系化地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尽快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早已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教育界与学术界对信息素养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共识,更鲜有对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核心内涵的探讨。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现有信息素养的框架与核心内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及其他相关研究,提出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框架可以由语言与跨文化交际、数字资源、教学与学习、评估、赋能学习者与教师职业发展等六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再按意识、知识和能力等三个方面界定核心内涵。

    2022年06期 No.208 31-38+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2746 ] |[阅读次数:3 ]
  • 高校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认知与行为关系

    李涛;张莲;

    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深度融合带来机遇和挑战。本研究依据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国内某省属高校70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3.0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高校英语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对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共同作用显著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行为;计算机自我效能和绩效结果期望对教师技术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社会结果期望对教师技术使用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高校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的自我判断及对教学绩效和社会效益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方式;教师对社会支持的心理感知程度较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帮助高校英语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师能力、教学绩效及社会支持相配套和同步。

    2022年06期 No.208 39-45+5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343 ] |[阅读次数:0 ]
  • 新时代教育技术人才多元能力结构研究

    张磊;

    新时代教育技术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具有多元化特点,从而需要具备复杂的能力结构。据此,本研究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潜势→实际”的系统功能思想,把这些能力组织为一种从系统到实际、从内心到行动、从认知思想到潜在能力,再到实际能力的模式,从而发展了教育技术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模式。本研究发现:第一,意识形态类能力是最底层的潜在能力,主导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是其在意愿和职责意识的驱动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的决定因素。第二,其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让这类知识指导其专业行为。第三,还需要有实际的执行能力,即实际做事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依赖于采取的不同手段,包括动作、话语、工具等,表现在对模态和媒体的选择上,特别是对多模态或多媒体的选择上。最后,所有这些能力都要落实到实际操作能力上,表现为在教育技术领域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发现教育技术人才能力结构模式具有四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整体全面性、多层次性、多类别性和实践偏向性。

    2022年06期 No.208 46-5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688 ] |[阅读次数:0 ]

外语教学研究

  • 思辨倾向对英语写作同伴互评的影响研究

    高瑛;谷孝薇;

    同伴互评对思辨倾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思辨倾向对学生在同伴互评中表现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80名硕士生为对象,基于问卷调查和学生写作文本以及3233条反馈评语,分析学生思辨倾向水平对其在同伴互评中提供反馈评语和自身文本修改提高的解释力。研究发现,学生思辨倾向呈现为积极中等水平,思辨倾向影响提供评语数量和类型,并正向预测文本提升。其中,坚韧性、成熟度、开放性的解释力突出。未来应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

    2022年06期 No.208 52-58+7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953 ] |[阅读次数:0 ]
  • 外语教育:赋能“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路径

    何明霞;

    外语教育承载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读懂中国”,引导国际舆论,塑造国家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任。强化外语教育的政治性、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系统性,将“让世界读懂中国”摆在外语教育的重要位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外语教育三大体系,破解外语教育三大难题,提升国际话语权,提高外语教育效率,推动外语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外语教育赋能“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有益尝试,对提升国家外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6期 No.208 59-6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2475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二语写作情绪研究的前沿追踪

    周杰;王俊菊;

    本研究聚焦近30年国际二语写作情绪研究,探究该研究领域的总体趋势、热点主题、关键指标与发展动向。结果发现,国际二语写作情绪研究整体呈现动态上升趋势;热点主题包括写作焦虑、写作愉悦、书面反馈情绪反应、写作情绪智力、写作情绪调节与干预;但在核心作者群规模、高产作者数量、高影响力文献、聚焦性纵深研究、核心理论等方面较为薄弱;未来研究指向写作积极情绪、协同写作与写作情绪、多元写作情绪因素关系、写作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智力提升策略等。文章指出,二语写作情绪研究应采取多元理论视角,运用跨学科多元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主题,更加关注情绪体验和影响因素,以促进二语写作情绪研究向纵深发展。

    2022年06期 No.208 65-7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2626 ] |[阅读次数:0 ]

语言学研究

  • 国外语言普查的技术路径及其管理功能

    何山华;戴曼纯;

    语言普查是一种面向全体国民的语言调查,一般通过将语言问题纳入人口普查的方式予以实施。本文对全球80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普查问卷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查母语、主要语言、常用语言和指定语言等不同项目,获得语言人口分布的静态信息;对语言能力、使用场所、使用频率等问题的历时调查可获得有关语言态度、语言转用、人口融合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问卷中提问和答题的形式及其位置可以影响调查准确度和效率。管理者通过语言普查可以发挥一定的理念层面影响,并通过不同技术路径获取相应的信息用于政策制定,以解决语言相关问题,保护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等。开展语言普查可为国家管理部门开展精细化的语言文字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022年06期 No.208 74-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342 ] |[阅读次数:0 ]
  • 句法分析与语料库的研制和应用:回顾与前瞻

    刘鼎甲;张子嬿;

    文章通过梳理句法标注的源流,回顾国内外句法标注语料库研制的进展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首先,现有句法标注语料库的研究与应用呈现多语种、通用化、持续性和多用途等特点,加工的门类呈现由少至多,层次由浅入深的趋势;其次,使用句法语料库开展的实证研究已深入语言研究诸多领域,初步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思路,构建大规模句法标注语料库的重要性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然而,受限于当前句法标注体系在语言研究中的适用性和自动处理技术的准确性,自动句法标注方法与技术、人工辅助句法标注工具的开发、多用途句法标注体系研究和汉—外双语、多语句法标注语料库的研制及其在汉外对比研究中的应用,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2年06期 No.208 82-8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1609 ] |[阅读次数:0 ]
  • 汉语儿童早期心理动词获得研究

    张笛;

    在语言学中,凡是表示人的心理反应的动词都可以称为心理动词。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人们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动词,通过对心理动词的获得研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心理状态和认知机制。基于长期追踪语料,对四名儿童的心理动词分为三个类型(正负面心理动词、愿望和信念心理动词、确定和待定心理动词)进行获得研究。研究发现,心理动词获得遵循从客观性到主观性获得的顺序,即先获得描述心理活动和感受的心理动词,后获得表达讲话者主观意愿、情感和推测等的心理动词;部分愿望心理动词先于信念心理动词获得;待定心理动词先于确定心理动词获得。影响心理动词获得的因素有时间概念、语义复杂度、主观性和自我认知概念的发展程度、“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社会化能力的发展等。

    2022年06期 No.208 89-9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425 ] |[阅读次数:0 ]

广告·新书推介

  • 信息化时代西班牙语语法教学新探索——《零起点西班牙语语法轻松学》述评

    裴冉;

    <正>在外语语法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大大改观了陈旧滞后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了以往外语语法教学难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外语教学资源和拓宽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与时俱进地探索西班牙语语法教学以促进西班牙语人才素养的提高。信息化教育是当今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西班牙语无论是精读课还是语法课教学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

    2022年06期 No.20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24 ] |[阅读次数:0 ]
  •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理论与外语教学中的多元能力培养》述评

    王晶;刘彬;

    <正>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模态课堂优势,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增加语言学习兴趣,通过真实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能使抽象语言知识得以具体阐释和理解,运用多种感觉符号和手段进行话语交际分析,在外语课堂上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势必成为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学习渠道,学会利用多种媒体与信息资源不仅能够形成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还能使得外语课堂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大大提高实际课堂教学效果。

    2022年06期 No.20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891 ] |[阅读次数:0 ]
  • 跨文化人才培养视域下语言翻译教学探究——《涉海翻译人才语言服务能力培养与人才库建设路径研究》述评

    李田新;

    <正>针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以及缺乏跨文化人才培养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跨文化人才培养与传播视域,对大学英语语言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把跨文化人才培养与语言翻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跨文化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理论框架,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2022年06期 No.208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76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文化多样化时代典籍英译教学及其对策——评《典籍英译新发展研究》

    谭晓丽;吕凌云;

    <正>近年来,典籍英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高校典籍英译教学的发展,但传统教学的弊端导致了“学用分离”和理论脱离实践。为了实现“学用一体”的教学效果,需要加强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从师资、教材和实践等方面探究中国典籍英译教学,以培养应用型、实践性和职业化的高素质典籍翻译人才。为摆脱我国典籍英译人才匮乏的困局,可以在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普遍开展典籍英译教学,科学规划和完善典籍英译教学目标、

    2022年06期 No.208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1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