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电化教学

翻译研究专稿

  • 走向国际的生态翻译学

    方梦之;

    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立足本土,致力于中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新理踵出,尤以胡庚申为代表的生态翻译学风靡国内译界,正在走向国际。生态翻译学是我国至今国际引证指数最高的、国际影响最大的本土译论。生态翻译研究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理念,以东方生态智慧为依归,是翻译学和生态学的交叉研究。本文主要陈述近些年来生态翻译学国际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国际反响,以及增强国际学术意识、建立国际专业学术组织、争取国际发表等情况。

    2024年01期 No.215 3-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4126 ] |[阅读次数:9 ]

会讯

外语教育技术研究

  • 游戏化形成性评价中的电子档案袋研究

    刘建达;马思玙;方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袋成了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中落实过程评价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创新性地探索游戏化形成性评价中电子档案袋的内容设计、过程实施以及应用实效。研究发现,游戏化形成性评价电子档案袋应该包含明确的使用目标、合理的评价标准、多样的模块设计以及针对性的操作指导。在应用电子档案袋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元素,通过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营造开放包容的沟通氛围,发挥形成性评价中反馈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参与度,调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形成性评价以评促学和以评为学的目的。

    2024年01期 No.215 9-15+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992 ] |[阅读次数:11 ]
  • 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概要写作同伴互评对比研究

    刘芹;王怡琳;

    文章以上海某理工类大学一年级两个自然班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Peerceptiv在线同伴互评和面对面同伴互评对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概要写作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同伴互评教学实验,这两种同伴互评模式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了正面影响。实验前测和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有所提高,相比之下,在线互评组进步更大。此外,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师生对两种同伴互评模式的认可度都比较高,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对同伴互评模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研究对今后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4年01期 No.215 16-2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833 ] |[阅读次数:7 ]
  •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新手教师学习实证研究

    刘金侠 ;邢元平 ;周银凤;

    文章基于文秋芳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以山东某高校外国语学院7名小语种新手教师为例,探讨了小语种新手教师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学习。该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7名小语种新手教师的课堂观察、访谈,阅读其反思日记和微信聊天记录,了解小语种新手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共同体的学习途径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互助、互惠、平等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环境有助于新手教师积极主动学习、反思自身不足,是新手教师迅速成长为成熟教师的途径之一。

    2024年01期 No.215 24-3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972 ] |[阅读次数:7 ]
  • 基于多案例分析的高校EFL学习者移动阅读研究

    赵衢;金慧;

    文章采用多案例研究法考察了7名高校EFL学习者在移动阅读中的阅读策略及阅读模式。该研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Atlas.ti,通过持续比较分析法进行数据编码与分析。研究发现,EFL学习者在移动阅读实践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阅读策略包括使用应用程序和数字读写技能、对话、选择文本类型、生成联系、预览文本信息和设定阅读目标。学习者的策略性移动阅读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及阅读模式。此外,移动阅读策略和移动阅读给养是影响学习者移动阅读过程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024年01期 No.215 32-4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498 ] |[阅读次数:6 ]

学术活动简汇

投稿启事

  • 《外语电化教学》关于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的启事

    <正>为了方便广大作者投稿,提高本刊编审效率,抑制不法之徒盗用我刊身份诈骗作者钱财的现象,本刊编辑部已于2016年3月正式启用网络在线采编系统,同时废止过去的所有投稿电子邮箱,也不再接受打印稿。本刊在线投稿系统网址为:www. wydhjx. cbpt. cnki. net,也可扫描右方二维码进行投稿。提示:四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稿件处理回复,默认为自动退稿。

    2024年01期 No.215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21 ]

出版信息

  • 《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数字教材发布

    <正>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隆重推出AI赋能的大学英语数字教学平台——《新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该平台深度融合纸质教材与数智技术,创新数智时代外语教学新体验,助力打造一流大学英语智慧课程。本套教材立足新的时代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衔接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秉持学习成果导向教学理念,面向本、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公共英语学习,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听、说、

    2024年01期 No.21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298 ] |[阅读次数:2 ]
  • 大地数字出版与在线发表平台开放试运行

    <正>大地数字出版与在线发表平台是一个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大众化、个性化在线创作与知识生产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在线写作与修订、在线编辑与校对、在线出版和发表,以及在线阅读、下载、引用、传播、储存等流程,涵盖电子、音像和互联网等出版形态。平台为“把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保护知识产权和交易,激发全民知识创作源动力,

    2024年01期 No.21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43 ] |[阅读次数:0 ]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与全国各地区高校紧密合作,以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持续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立德树人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01期 No.21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279 ] |[阅读次数:3 ]
  •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MTI)研究生教学口译立体化教材《听辨与复述》

    <正>《听辨与复述》是一套口译入门教材,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学生,以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本套教材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教授和院长张爱玲教授担任总主编,国际劳工组织(ILO)原口译部门负责人Ian Newton教授担任特约编审,主讲教师孙海琴、徐琦璐、巩婧恬、梅文杰、

    2024年01期 No.215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201 ] |[阅读次数:5 ]
  • “译学家”翻译系列产品

    <正>“译学家”翻译专业教学与实训平台(本科版)是一套基于数据挖掘的数智化翻译教学与实训知识库平台,以双语文本的精标注知识库作为学习资源,独创标注词知识体系,从大量的翻译方法标注分析和练习知识点讲解出发,开发出学习过程的在线全程导航系统,实现实时在线互动和大规模教学管理,生成课程模板、教学资源库和实训资源库。

    2024年01期 No.21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57 ] |[阅读次数:0 ]

翻译学研究

  • 中国译学战略:概念界定、历史阶段与发展路径

    王峰 ;周璐 ;林世宾;

    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的加快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提出,翻译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价值越发凸显,翻译学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的同时,也承担着更重大的社会责任。学术界以往关注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层面,少有从战略高度为学科布局、发展、创新做宏观规划。本文对译学战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中国翻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提炼了中国译学战略的发展路径。从译学战略的高度进行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符合当下需求与未来发展的翻译学规划,更能够将翻译学建设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2024年01期 No.215 41-4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432 ] |[阅读次数:5 ]
  • 同伴反馈在MTI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初胜华 ;王林海;

    作为合作学习机制,同伴反馈应用于MTI翻译教学目前鲜有研究。为了准确考察同伴反馈在MTI翻译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依据活动理论在MTI翻译教学设计中创建逻辑闭环的“译文翻译—同伴反馈—反馈核阅—修改译文”学习流程,并进行教学实证研究。为了避免教师反馈的叠加作用影响,本研究将教师反馈从教学环节中排除。研究发现,同伴反馈质量尚可,但在语义、语法、语用、语篇等层面差异较大;同伴反馈的辅助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会受到学生主体、教学流程设计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本文认为,同伴反馈评价不能单独作为过程性反馈评价机制应用于MTI翻译教学,建议以教师反馈为主、同伴反馈为辅,将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有机结合。

    2024年01期 No.215 46-5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602 ] |[阅读次数:4 ]
  • 构建中国特色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共翻译史研究

    余凝冰;

    当前中共翻译史研究聚焦于马列著作传播、译员和机构、文献的外译和少数民族语种翻译、时期专题史和通史。中共翻译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其基本框架必须说明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内容、方法和类型学等基本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观”“知行观”和“经权观”是理解中共翻译史本质属性、总体面貌和民族特色的一种基本阐释视角,可以说明中共翻译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视角构成了理解中共翻译史的本土性的历史哲学基础,有助于界定和理解中共翻译活动的政党性特征。

    2024年01期 No.215 53-5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279 ] |[阅读次数:4 ]

课程思政研究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需求分析的模型建构及验证研究

    冀倩 ;滕琳 ;方富民;

    本研究基于需求分析理论,随机抽取国内五所高校的152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需求的内部构念以及需求现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学习者心理需求、认知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核心维度,涵盖八个因子。同时,研究还发现需求分析多因子之间密切相关,进一步验证了八因子相关维模型在聚敛效度和区分效度的有效性。此外,性别和专业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习需求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男生的自我思政素养评价需求显著高于女生,而他们的思政学习动机需求低于女生;同时,理工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普遍低于文科类学生。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学习需求分析的多维结构特征,还深入探讨了个体差异对大学英语思政需求的影响,为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24年01期 No.215 59-7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459 ] |[阅读次数:9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刘明真 ;栾梅健;

    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融入英美文学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的根本任务,是当前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途径,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是提高英美文学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选择。其融入路径有三:一是坚持教师先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二是立足文学比较,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优化融入手段与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01期 No.215 71-7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1623 ] |[阅读次数:4 ]

外语教学研究

  • 基于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英语工具名词带宾构式习得研究

    许群爱;邓云华;

    通过教学实验与问卷调查方法,本研究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促进英语工具名词带宾构式习得的实际效用。研究发现,采纳该教学模式的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工具名词带宾构式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进步,此成效归因于该教学模式提供的大量真实语言材料,该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构式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应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学生个体特征及班级环境对语言习得成效的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定制教学策略,并通过鼓励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工具名词带宾构式的习得。

    2024年01期 No.215 77-84+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47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语料库的and小句复合体的逻辑语义动态性研究

    张春燕;冉永平;

    And小句复合体普遍存在于语言交际,引发了学界对and结构的功能探讨,然而鲜有研究结合具体的语料库语料探讨该现象在用法功能方面的动态性及动因。文章选取enTenTen18自然语料库为语料来源,根据结构形式“动词性短语小句+and+陈述小句”(VP+and+Declarative Clause,简称为C_(vp)and C_(decl))提取语料,以探讨自然语言中and小句复合体的逻辑语义动态性及其动因。研究发现:(1)基于语料库真实语料的描写与分析,and小句复合体具有语义动态性特征,可识解详述、延伸和增强三种逻辑语义关系,C_(vp)and C_(decl)多为体现增强型逻辑语义关系;(2)and小句复合体是动态语义流的体现形式,归因于逻辑语义以语言社团成员共识为基石,是人际、经验和语篇等多重意义协作互补的具体表征,具有语境依赖性和盖然性。

    2024年01期 No.215 85-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444 ] |[阅读次数:7 ]
  • 基于多模态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思辨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杨红;

    鉴于多模态教学势在必行,文章探索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思辨能力的多元培养路径——即基于多模态的演讲、问答和论辩等教学活动的综合运用。通过实施路径前后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全体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批判思维能力提升得最高,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评价能力、应用能力和论辩能力都提升得较高,总体达到了研究设定的思辨能力培养目标,证明了该路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研究提出的基于多模态的多元培养路径能有效提升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为我国英语专业基础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215 93-10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916 ] |[阅读次数:7 ]
  • 国际传播视阈下我国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问题及革新——基于内容分析法

    伍海英;

    本文对58所样本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探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重点关注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国际传播元素及其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支撑。统计数据反映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即人才理念落后,培养目标雷同;国际视野充分,中国情怀薄弱;必修课程过多,自选空间受限;重视教育功能,轻视传播功能;国际项目匮乏,交流实践缺失。上述问题说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与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需要从五个方面开展针对性改革与创新: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明晰培养方向;二是涵养中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区分专业方向,设置传播模块;四是拓展国际项目,加强实践育人;五是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培养模式。

    2024年01期 No.215 101-10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235 ] |[阅读次数:6 ]

广告·新书推介

  • 外语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究——评《外语教育理论新发展研究》

    何文娟;

    <正>我国外语教育理论的发展正朝着综合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综合化表现在外语教育理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技能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国际化体现在我国外语教育理论开始更多地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外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信息化则是指外语教育理论正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外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笔者在参与2020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湖南省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项目编号:

    2024年01期 No.215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2 ] |[阅读次数:4 ]
  •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多角度探究——评《英语翻译教学与创新方法研究》

    廖建思;

    <正>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必须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英语翻译教学。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还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由陈敏撰写的《英语翻译教学与创新方法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考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阐述了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

    2024年01期 No.21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5 ] |[阅读次数:2 ]
  • 信息化时代英语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探究——评《英语语言学与翻译技巧》

    陈萧宇;

    <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翻译人员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内涵。由赵岩、王思懿和杨东野撰写的《英语语言学与翻译技巧》一书,对我国英语翻译教学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书深入剖析了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详细阐述了翻译技巧的核心要素,并从英语词汇、语法、语篇等多个层面全面探讨了英语翻译的实践策略与方法。此外,该书还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翻译技巧,指出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准确地翻译;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工具,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01期 No.21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80 ] |[阅读次数:2 ]
  •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教学新理念——评《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李冰;

    <正>在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教学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实践。语篇分析教学强调从整体和语境的角度理解和分析文本,通过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社会背景相结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篇章结构、作者意图和文本内涵的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语篇分析教学还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这一新理念的实践将有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由朱晓燕撰写的《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一书,深入剖析了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局限,

    2024年01期 No.21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729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